字級
- 大
- 中
- 小






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 青年學者立命佛教研究
2024-04-15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4月13日至14日在揚州鑑真圖書館舉行。海內外30位碩博士生及博士後分五場次逐一報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西北大學哲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夏德美研究員擔任評議老師,揚州鑑真圖書館執行長妙圓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妙願法師、揚州鑑真圖書館堅寬法師列席旁聽論證會。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講師李心苑及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廖文慧主持會議。
第一場選題論證會的課題,主要以佛教經典探討人間佛教的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邱莉莎發表報告《星雲大師對〈大乘起信論〉的現代詮釋》,評審老師肯定選題有價值、有新意,但需更加聚焦星雲大師的「起信論」思想。另外,人間佛教本身就是對「起信論」進行發展的佛教體系。西北大學碩士生楊舒發表報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譬喻詮解——以「法華七喻」為例》,評議報告框架結構較清晰,但要進一步發掘星雲大師的新譬喻以作補充。同場次還有南京大學博士生劉禕、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王曉莉、清華大學博士生辛放、南京大學碩士生周玉振報告。
第二場選題論證會聚焦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即人間佛教促進社會和平與和諧。評審老師認為山東大學博士生王聞文的《星雲法師「人間佛教的家庭哲學」思想鉤沉》關注到哲學研究容易忽略的問題,具有學術敏銳度,但是還需要關注星雲大師站在現代視角上對傳統資源進行改革的訴求,大師通過對「自我」的強調,彌補傳統家庭哲學忽略「自我」的缺憾。同場次報告的還有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米文靖、山東大學博士生郭瑞、南京大學博士生張錦玉、上海社會科學院碩士生程雅姝、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博士後鐘純。
第三場選題論證會關注星雲大師的歷史貢獻、大師思想的哲學詮釋及佛光山的團體建設。評審老師認為西北大學碩士生吳玉成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神聖性的感性建構——以康得情感理論為視角》為人間佛教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議題,同時也契合佛光山開放、多元的氣質。但是此研究也需要進一步對康得的情感理論進行清晰的界定。本場次報告有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生魏瑋、上海大學碩士生於騰、上海大學博士生畢光美、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高鵬程、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生董慧卿。
第四場選題論證會探討星雲大師思想面對現實問題的應用,評議南京大學博士生劉佳的《星雲大師的佛教心理學——從大師的放下理論說起》具有時代價值,但要更精準界定「放下」這個概念。南京大學博士生王晶的《心物關係視域下的現代科技危機與應對之路——以星雲大師的相關論述為中心》旨在發掘人間佛教中的文化資源,以面對科技帶來的挑戰,評審認為,該選題需要更加精確地梳理星雲大師著作中以禪面對危機的具體論述。其他報告的還有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郭佳、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李文治、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王雯雯、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生張智浩。
第五場選題論證會關注佛光山海外傳播及人間佛家的藝術展現。武漢大學博士生李程蔚《交流互見與多元共生: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歐洲傳播學範式研究》得到評議老師的認可,及中華傳統文化背景中的人間佛教向西方世界的傳播,需要給予學術的觀察,但選題關注整個歐洲範圍過大,有聚焦不足的遺憾。同場次報告的還有四川大學博士生史磊、日本龍谷大學博士生姜諮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生于鴿、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齊勝利、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生焦潔。
評議過程中,老師對學生們給予諸多鼓勵,並認為每個選題都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新意,亦啟發學生們為研究尋找新思路。同時,評議老師也對學生們提出了高要求,例如文章標題需要更加聚焦;學術綜述需要述評結合;概念使用需要更加精準;框架結構需要更加緊湊;邏輯關係需要更加嚴密;參考文獻需要符合規範等。
選題論證會間隔期間,妙凡法師、妙願法師、王雪梅教授、夏德美研究員分別與學生分四組進行了長達1小時的茶敘,並針對學生們在學術與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妙凡法師希望學生們能將佛教研究作為個人安身立命之所在,並以此來利益社會。同時,法師提醒大家要以虛心的態度面對師長的指導,勉勵學生們不斷加強學術能力訓練,「學術不是爭一時,而是千秋萬世」,這樣做出的學問才能擲地有聲!
第一場選題論證會的課題,主要以佛教經典探討人間佛教的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邱莉莎發表報告《星雲大師對〈大乘起信論〉的現代詮釋》,評審老師肯定選題有價值、有新意,但需更加聚焦星雲大師的「起信論」思想。另外,人間佛教本身就是對「起信論」進行發展的佛教體系。西北大學碩士生楊舒發表報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譬喻詮解——以「法華七喻」為例》,評議報告框架結構較清晰,但要進一步發掘星雲大師的新譬喻以作補充。同場次還有南京大學博士生劉禕、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王曉莉、清華大學博士生辛放、南京大學碩士生周玉振報告。
第二場選題論證會聚焦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即人間佛教促進社會和平與和諧。評審老師認為山東大學博士生王聞文的《星雲法師「人間佛教的家庭哲學」思想鉤沉》關注到哲學研究容易忽略的問題,具有學術敏銳度,但是還需要關注星雲大師站在現代視角上對傳統資源進行改革的訴求,大師通過對「自我」的強調,彌補傳統家庭哲學忽略「自我」的缺憾。同場次報告的還有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米文靖、山東大學博士生郭瑞、南京大學博士生張錦玉、上海社會科學院碩士生程雅姝、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博士後鐘純。
第三場選題論證會關注星雲大師的歷史貢獻、大師思想的哲學詮釋及佛光山的團體建設。評審老師認為西北大學碩士生吳玉成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神聖性的感性建構——以康得情感理論為視角》為人間佛教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議題,同時也契合佛光山開放、多元的氣質。但是此研究也需要進一步對康得的情感理論進行清晰的界定。本場次報告有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生魏瑋、上海大學碩士生於騰、上海大學博士生畢光美、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高鵬程、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生董慧卿。
第四場選題論證會探討星雲大師思想面對現實問題的應用,評議南京大學博士生劉佳的《星雲大師的佛教心理學——從大師的放下理論說起》具有時代價值,但要更精準界定「放下」這個概念。南京大學博士生王晶的《心物關係視域下的現代科技危機與應對之路——以星雲大師的相關論述為中心》旨在發掘人間佛教中的文化資源,以面對科技帶來的挑戰,評審認為,該選題需要更加精確地梳理星雲大師著作中以禪面對危機的具體論述。其他報告的還有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郭佳、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李文治、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王雯雯、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生張智浩。
第五場選題論證會關注佛光山海外傳播及人間佛家的藝術展現。武漢大學博士生李程蔚《交流互見與多元共生: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歐洲傳播學範式研究》得到評議老師的認可,及中華傳統文化背景中的人間佛教向西方世界的傳播,需要給予學術的觀察,但選題關注整個歐洲範圍過大,有聚焦不足的遺憾。同場次報告的還有四川大學博士生史磊、日本龍谷大學博士生姜諮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生于鴿、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齊勝利、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生焦潔。
評議過程中,老師對學生們給予諸多鼓勵,並認為每個選題都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新意,亦啟發學生們為研究尋找新思路。同時,評議老師也對學生們提出了高要求,例如文章標題需要更加聚焦;學術綜述需要述評結合;概念使用需要更加精準;框架結構需要更加緊湊;邏輯關係需要更加嚴密;參考文獻需要符合規範等。
選題論證會間隔期間,妙凡法師、妙願法師、王雪梅教授、夏德美研究員分別與學生分四組進行了長達1小時的茶敘,並針對學生們在學術與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妙凡法師希望學生們能將佛教研究作為個人安身立命之所在,並以此來利益社會。同時,法師提醒大家要以虛心的態度面對師長的指導,勉勵學生們不斷加強學術能力訓練,「學術不是爭一時,而是千秋萬世」,這樣做出的學問才能擲地有聲!
最新消息
人間佛教走進里約大學 禪修與太極促進心靈健康
2025-10-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6-4
2025-10-032025第11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開放報名觀察員
2025-10-02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監事會議 33萬學生讀報陶冶品德
2025-10-02北區知賓中、分隊長增能培訓 提升知能服務大眾
2025-10-02佛門開放日 跨文化交流共譜心靈之旅
2025-10-02南華大學人間佛教講座 依空法師以《八大人覺經》引領生命智慧
2025-10-02大明社區大學 客語推廣佛光菜根譚研習
2025-10-02波士頓提倡身心健康 秋季活動利益大眾
2025-10-02禪意融花藝 芝加哥禪淨中心「禪心花藝」中英文學員參與
2025-10-02
相
關
消
息